中外教育史讲的就是教育史上发生的事情,是很容易理解而且很有意思的,所以放在最前面阅读,很容易就能入门进去,对教育学产生兴趣其中,中教史讲的就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事,很多人物、思想、事件,都是我们以前曾经学过或者曾经接触过的。比如说中教史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道家、法家,都是我们早就知道的,只不过没有系统的去学习他们在教育上的思想罢了。而外教史的性质跟中教史差不多,只不过是发生在其他国家的事情罢了其次阅读教育心理学。教心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我们放教原和教研之前来读,既不会立刻失去由中教史、外教史培养起来的、对教育学的兴趣,还能让我们更耐心的去浏览、去理解。而且,把教心放在第三本书的顺序阅读,能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花在教心上因为很多人是寒假后开始读参考书的,把中外教育史读完后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再将所有参考书读过一遍,那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把可能最难理解的教心给读了,这样以后听课、翻资料的时候,就能知道教心大概讲了什么、大概什么意思了,不至于到时候一脸懵、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