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懂得,中国是一个下沉社会极其广阔的国度。有大量的二三四五线城市和县乡镇。不但不同的阶级之间存在着认知区隔,就算身处同样的阶级,不同的地理区位,不同的职业,都形成了一个个同温层。北上广的中产家庭 VS 四线城市的中产家庭;东南沿海的农村 VS 中西部的农村;同一城市的体制内从业者 VS 个体工商业者;顶尖大学的老师 VS普通大学的老师……他们眼中的世界,你觉得能一样吗?就像我有两个大学同学,一位在豫章师院工作(公共课
教师),一位在浙江大学(千人计划),观测这两个人的朋友圈特别有意思。同是大学老师,一个清闲,一个社畜。特别完美的对照组。所以你会同时听到“大学老师很清闲”和“大学老师非升级走压力超大累的要死”,以及“大学老师是高收入群体”和“大学老师收入不高” 这样截然相反的话语。就因为即使是大学老师这个阶层,重点大学VS普通大学,发达地区大学VS落后地区大学,高级职称VS初级职称,文科VS理科,都已经是完全不同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