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文学理论,后来学文学理论更是惊艳,高屋建瓴,读不读理论水平差很多,文学理论有点像哲学,把问题讲的通透,基本上不同的理论论述的是世界,作品,作家和读者四者之间的不同关系,侧重的东西不同,比如形式主义重视作品语言,阅读理解题重视作者(误),后现代注意文学理论重视读者。读了理论再读作品,有种得道的感觉。在此基础上说说平时接触比较多的评和写。一是文学评论,专业的文学评论其实和电影评论差不多,经常让人感叹“这这这,我们看的是同一本书吗?”就是要解读出普通读者看不出甚至作者没有意识到的内容,而这种评论不应该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文学鉴赏本身是很空洞的,都是主观感受,很多时候我们生发情感的文本本来就是有很大的争议性。我们今天都说“悠然见南山”其实更早之前流传更广的版本是“悠然望南山”只是苏轼认为“悠然见南山”更有自然的感觉,所以这一种才似乎成为定说。而我们今天看的绝大多数材料都是经过几番整理的,所以我们的文学史都会一再强调文献,会先讲说文解字,《文心雕龙章句篇》说“设情有宅,置言有位”,不了解字怎么理解篇章?这就是安意如谈感受和叶嘉莹做学问的不同,后者还考据。古代文学之外,现当代文学受西方文学影响很大,很多技法源于西方,好的文学评论极大增大阅读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