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反应,关注学生吸收情况和课堂氛围的阶段。上面说的第二类老师,上课一直从头讲到尾的其实还是处在以老师为中心的阶段,这样一直讲,课堂的25分钟之后,学生的吸收效率会直线下降,你在讲的天花乱坠的时候,学生说不定已经在考虑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哪聚餐了,甚至看什么电影都想好了。因为学生高效的集中精力也就20分钟左右。所以第三类老师会关注学生的反应,以及以什么方式讲学生容易吸收和怎样的语言表达学生吸收的效率高。所以说整个课堂更应该调动的是学生。那第三个阶段的老师首先会把题型方法讲清楚,再穷举出学生可能出错的点,再把出题者出这个题目考查意图给讲出来,然后课堂大量的时间都在落实。通过提问调动学生不停的思考,让学生给自己讲解,让学生限时挑战难题,极限挑战记忆力,默写,上黑板上板书,小组合作与挑战,设置激励,真诚赞扬,每次想各类办法把课堂的主角转换给学生。这样的课堂大部分时间老师掌控好节奏,课堂上就可以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这样的方式一天12小时还是有精力的。我后面带课都是按这样的节奏,通过课堂活动的我都把自己的之前脊椎病治好了,课上下来精气神也还好。而且有的课堂,成绩好的学生是一直给在我讲,中间帮他修正一下,总结的不健全体系帮助补充一下,2小时的课,我可能只讲了30分钟,其他的都在学生讲,反而好多这样的学生最终物理都取得了满分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