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确定
  • 15*******47
    2022-02-19
    3个回答
    74人关注

    想问一下2025在荔浦中国科学家做出何种贡献可以毫无争议地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提交答案
荔浦人必备APP
节省80%的找工作时间
下载APP
全部回答 (3)
  • 13*******87
    2022-02-19
    中国的中微子研究团队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上积累了技术经验和人才队伍,一直维持对 的最佳测量精度。目前在建的江门中微子实验是一个中国主导的国际合作项目。先后自主研发攻克了(与北方夜市合作)高量子效率大面积光电倍增管、(与南方烷基苯厂合作)高透明度液体闪烁体等的制备。目前处于安装阶段。如果现目标完成后转入下一目标,还要继续攻克更多的技术难题。相信届时中国在研发、分析和物理上一定是主导的。最后是否能首次、成功测量取决于中微子本身的性质、相应的散射截面大小、以及国际竞争情况。科研从来都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你是在探究未知的规律。我们会基于我们的直觉、计算、经验和技术选择我们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做出我们认为最好的决策,至于能找到什么就取决于运气了。
  • 13*******10
    2022-02-19
    举个例子:正在建的江门中微子实验[1],在测量值质量次序之后有可能专项测量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的反应截面。如果该实验首次观测到了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证明中微子是Majoanala粒子,是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因为其重要性,有很多以寻找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为目标的实验,包括位于日本的KamLAND-Zen(运行中),位于加拿大的SNO+(升级中),位于意大利的LEGEND(升级中)、位于美国的nEXO(升级中)等[2]。然后也安利一下我自己的研究方向。目前高低两种金属丰度的标准太阳模型有一定的tension[3],用中微子可以直接研究太阳核心部分的结构和成分[4]。在建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和规划中的锦屏中微子实验都对太阳中微子有灵敏度,可以被用来研究此问题。虽然只是一片乌云,也许只是纠正一些错误和疏忽就够了,但是也可能因此发现一些新的物理现象。中国的中微子研究团队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上积累了技术经验
  • 13*******95
    2022-02-19
    可预见的将来的话,如果①空间引力波“太极”计划顺利立项,②按计划在2032年上天顺利运行,③成功探测到随机引力波背景或者其他重要信号,那么很大可能会发诺奖。

    不过这里面我们能努力的只有前两步,第三步就听天由命了。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