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家好像很感兴趣的样子,我再多分享几招。上面说的“巧妙的时间”之所以巧妙,在于两点。第一点是暗示导师这种时间你都在发邮件,可见你有多勤奋;第二点是这种时间发的邮件导师很大概率不会仔细看,甚至完全不看。这样到时候导师问起来你的进度的时候,你直接援引邮件里的全部内容,语速要慢,气场要足。导师首先就处于一个理亏的位置,你占据上风,然后一定要牢记他的时间比你珍贵的多,你慢悠悠地讲个俩小时废话,他比你更难受。继续聊聊与导师的沟通。很多博士生不知为何天生就很畏惧导师,恨不得躲着走。越怕导师,导师反而越要找你,真的是让人心烦。其实畏惧导师的原因主要是负反馈太多。导师找你,要么是给你布置任务,要么是批评你进度缓慢,要么是对你人格的侮辱,要么是正确但无用的废话。长此以往,见到导师就本能抗拒,老鼠怕猫也就是这个原理了。解决方法很简单,博士生不能太被动了,招生简章里一般都要求博士生要有“自我驱动能力”,下面聊聊怎么拿导师来练练这个能力。定个时间表,每周按时主动找导师聊个四五次,每次一个小时起步。聊的东西一定不能有用,必须是虚无缥缈的,或者漏洞百出的。主旨就是一个“烂”,当面摆烂。但态度不能轻挑,要严肃,要虚心,要谦卑,更重要的是,要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