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找工作以来,将目标聚焦到高校事业单位招考上,主要是聚焦在辅导员、高校
教师、高校管理岗、事业单位考试等
招聘上。在整个求职过程中,我一共笔试了10+场,面试了10+场。一般来说,无论是高校辅导员,高校
教师还是行政管理岗教师,都会有结构化面试。与今年2020年8月中旬的江苏事业单位统考的面试相比较的话,其形式几乎是一致的,只是题型有一些差别,高校教师类
招聘,其题型大多会聚焦在教育类、师生类问题上这一点区别于各地区的事业单位统考,但是其面试的流程及打分标准和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的打分标准是一致的。第一次结构化面试,裸考成绩75分。那时,我的认知中并没有对结构化面试的一个基本的了解,因此,75分的成绩我也并不知道它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这个时候我还是没有对结构化面试保持足够的警惕和了解,我认为只是我自己发挥的不好,有些紧张。直到接下来我又参加了3-4家的结构化面试,成绩一直处于74-75上下波动,每一次进入面试的笔试成绩,都名列前茅,但是由于笔试成绩分差较小(差距1-5分),因此,结构化面试屡次被人翻盘,此时,我开始意识到,结构化面试在高校招聘中,可以说是决定因素。我认为笔试只是决定你是否能够进入面试,它拉不开分差,而结构化面试,才是决定你是否能够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