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阐释,信用管理师是指运用现代信用经济、信用管理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使用信用管理技术与方法,从事企业和消费者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
目前,随着诚信经济、大数据、交易场景线上化等趋势的流行,信用管理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在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等相关部门,其职业内容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1.建立有效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2.制定企业信用制度与信用政策;
3.在交易前期,对交易对象进行信用调查与评估,确定信用额度与及放账期;
4.在交易中期,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转移风险保障企业债权;
5.在交易后期,对发生的逾期账款进行追收;
6.运用信用管理专业技术及专业的征信数据库防范风险,开拓市场。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和监管体系,是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运行的必要保证。随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用经济成分的增长,信用交易的活跃,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普遍的管理活动。
据统计,目前我国的信用管理人才缺口尚在100万左右,随着上市、
融资、产业改组等需要多方交互的场景越来越多,专业的信用管理师是企业对抗此类风险,提升在
招聘、纳税、获取政府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水平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