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投资需要渠道投放,这个渠道就是银行信贷。彼时各类政府
融资平台纷纷建成,他们承建的基建项目左手向银行借钱,右手转包工程,大家都有好处,各个环节都有利润,干得不亦乐乎。而通过此次投资,中国也成功得度过了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GDP继续高歌猛进。
然而,在繁荣的背后,两大副作用慢慢呈现。第一个叫产能过剩,前面说过,四万亿计划的核心是投资,投资就会催生新的产能,而国内市场是有限的,国际市场又刚刚被金融风暴席卷,大家都不宽裕。都不宽裕就没人买产品,产品积压就导致企业没有利润,企业不挣钱有钱人就不愿意投资企业,而此时,一个新的领域开始散发出强大的升值光芒,这就是第二个副作用,高房价。大量的资金涌入房地产,而且这些资金往往使用高杠杆购房。
很多人不理解高杠杆,这是解释一下。所谓杠杆,是具有放大的作用,是为了用较少的投资获得超额的利润。例:假如你有30万元,你是买不起100万元房子的,这时你去银行贷款,首付30万,贷款70万,你就能够买下这座房子。而过几年,房价变成了200万,就相当于你用30万投资获得了100万投资的收益,代价是几年的银行利息。
所以,高杠杆有很大的赌博成分,赌的就是房价短时间内持续上涨。而一旦楼市横盘或是下跌,杠杆就会断裂,这既是副作用。
2011年-2013年,各地的副作用开始陆续出现,不良开始慢慢增多,自此为转折,大部分银行的气球就开始漏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