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人对于新闻进行采集和加工,即用技术代替。 2.没有供职于传统媒体的人对于新闻进行采集和加工,即网络媒体(包含自媒体)来采集和加工。 先说第一个事儿。 一般来说受众对于新闻有俩需求: 第一是速度,第二是准确性。 由于技术发展,“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对于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于新闻现场的获取甚至接近于“即时”。 这是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人们刷微博,希望即时要,即时就得到。 但题主别忘了,不是每一个当事者都会自觉自愿地主动参与到这个事件的公共表达中: 就是说有些人经历了一件大事儿但是他不一定会把这个相关信息po到网上。 这时候,没有专业的采编人员,准确性没法得到保证。 即使新闻能够快速地准确地被呈现给受众,但以何种方式呈现? 记者和
编辑所做的工作就是把新闻素材以一种他们期待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对同一事件不同的裁剪和安排,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这种做法本身提供的是一种看待事件的角度,你以为你买《经济观察报》只是买《经观》带给你的信息,其实你还买了《经观》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