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误解了研究生论文答辩的意义,没有搞清楚学生和导师、答辩专家组、学术委员会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主体对你的论文以及毕业所负有的责任,导致评论中不少人过于纠结现场的话语交流和场外的人情世故。
实际上,如果你对研究生毕业和论文答辩的相关制度有所了解的话,就应该知道,在答辩前所有你纠结的问题早已经有了答案,答辩现场你的表现如何根本不重要。
那个由你们学科老师以及校外专家组成的答辩专家组,在你答辩的时候,基本只有两种态度:一是让你顺利通过,二是将你臭骂一顿后让你通过,基本不存在答辩现场不让你通过的情况。凡是导师同意你参加论文答辩的,就已经等同于放你过了,如果不放你过不可能让你参加答辩,甚至不可能让你去送审,专家组的导师们私下早就已经商量好了。除非你导师不怎么负责任,你们学科或是专业的建设存在问题,你们的学科带头人有意如此安排,又或是你的表现极其离谱,否则不会出现答辩现场否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