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人工智能为急于涌进的创业者埋下了很多坑,比较常见的有两点,一是把人工智能作为炫技的需要,而丝毫不考虑用户体验的流氓做法,诸如人脸识别登陆、虹膜识别支付等等;二是对人工智能寄予不符合现状的要求,在微软的小冰、苹果的Siri等一炮而红后,一些创业公司纷纷推出聊天机器人,并炒作成所谓的“情感伴侣”。可结果呢?满是鸡肋,诟病连连。
有专家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基于两点创业,要么找到一个尚未达到爆发点的核心技术,类似于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要么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借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改善一些行业弊病。然而在这些半虚半实的建议之外,创业者应该思考下面四个问题:人工智能是否适用于开放式的场景?人工智能是否要完全替代人?如何低成本的获取大数据?怎么设计算法的容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