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确定
  • 13*******84
    2022-09-28
    3个回答
    107人关注

    体制内混得好的人,在资源除了文笔好,还有什么特点?

提交答案
资源人必备APP
节省80%的找工作时间
下载APP
全部回答 (3)
  • 15*******46
    2022-09-29
    纪说:“整错了。两次都整错了。”并简略叙述了自己在冀鲁豫两次挨整的经过。 毛泽东三问:“那么,你整过人么?”纪坦诚地回答:“整过。整人比我挨整要多。” 毛泽东四问:“整错过没有?”纪说:“有,也整错过。” 毛泽东突然又严肃地第五次发问:“你杀过人吗?”纪登奎一怔,随即答道:“杀过人。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杀了不少人。” 毛泽东第六次发问:“杀错过人吗?” 纪答道:“也有杀错的。”并解释说“那是在情况紧急时发生的,没有来得及做调查就把人杀了”。随即检讨:“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好。” 毛泽东连续发出的六问,看似闲谈,实则是对纪登奎的经历、水平、胆识、人品等诸多方面进行的一次多方位、深层次的考察和面试。面对毛泽东的六问,纪登奎没有张口结舌,没有刻意回避,没有顾左右而言他,更没有假言蒙骗,而是在总体上做了实事求是的回答,毛泽东甚为满意。
  • 13*******26
    2022-09-28
    毛泽东的“老朋友”纪登奎 在中共党内,被毛泽东从基层破格提拔到中央重要职位上且显赫多年的人物并不多,纪登奎就是其中一个——他与毛泽东风云际会,在政坛上红了20多年,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受到批评,十一届五中全会批准他的辞职请求之后,才从政治舞台黯然退出。 专列上的“六问六答” 1951年春天,毛泽东乘专列沿京广铁路南下视察,途经许昌时停车听取许昌地区负责人的工作汇报。这是时任地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的纪登奎第一次见毛泽东。在专列上,纪登奎扼要地介绍了许昌地区的历史文化、乡土风情、资源物产等概况,汇报了土改、治淮、抗美援朝、农业生产和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汇报结束时,毛泽东突然问他:“你挨过整吗?” 纪回答:“挨过,挨过两次。” 毛泽东说:“我挨过三次,比你多一次。”并说“挨点整,有好处。” 接着提出二问:“人家整你,是整对了,还是整错了?”
  • 13*******88
    2022-09-28
    推荐一篇旧文。 此文信息量极大,任何注解都会减损文字间透露的机锋和智慧。 读懂此文,你会练达许多。 尤其是那些初入职场,或是在体制内工作的朋友。 这篇文字题目为《毛泽东的“老朋友”纪登奎》。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11期。 备注:《同舟共进》杂志1988年创刊,是面向全国发行的时政文化月刊,由政协广东省委员会主管、主办。 此文对我有很大启发,在2014年3月10日收录于自己的“治事日进录”中。如果你可以读懂这篇文章,会心一笑,无论是否在体制内,都会有一个很好的前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