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市场的位置下沉,取代互惠关系,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现在设想,有两个村落甲和乙,原本都生产粮食+棉花,基本上自给自足。此时一位商人来到此地,发现甲村的水土条件更适合种植棉花,乙村的水土条件更适合种植粮食。于是他建议甲村专种棉花,乙村专种粮食,通过市场来交换产品。 结果是,甲村和乙村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两村的粮食+棉花总产出扩大了,两村村民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物质产品。这就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当中说的,贸易会让双方都变得更好。 听起来很完美,但故事没有到此结束。 第二年,甲村发生了虫灾,棉花没有收成,村民又没有种植粮食,面临饿死的危险,他们只好向乙村求援。然而乙村长老摆摆手说,不好意思,现在的支配性原则已经不是互惠了,而是市场,我们之间只剩下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要粮食可以,请拿钱来。 甲村没有钱,怎么办?这时候商人出面了,表示愿意为村民提供贷款渡过危机。然而贷款是需要抵押的,而农民除了耕地没有其它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