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走出三年冠病疫情的中国大学生,又迎来竞争激烈的最难就业季,图为5月19日湖南长沙为应届毕业生举办的专场
招聘会。(新华社)
大学毕业这一年,姜文鑫做了一个令其他后学大跌眼镜的决定:到咖啡连锁店星巴克打工。
在姜文鑫就读的声乐系,同届毕业生一部分选择考研究生,一部分到教育和
培训机构任教。但这两条出路在他看来都不理想:“音乐专业学费太贵,家里没点条件支撑不了读研。教培行业在大城市门槛高,小城市工资低又没发展前途。不如在大城市先找其他工作,走一步看一步。"
姜文鑫目前每月薪水4000元(人民币,750新元),只够在他工作的上海勉强支付房租:所幸他可以借住在亲戚家,省下这笔开销。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这名23岁的年轻人坦言,他甚至考虑过当外卖骑手,但这个市场也已接近饱和。“现在大环境不好,找工作真的很难。"
像姜文鑫一样今年毕业的大学生,校园生涯一大半时间在封校中度过。他们刚走出三年冠病疫情,又迎面撞上“最难就业
季”--创下历史新高的1158万应届毕业生,要和受疫情影响而延缓求职的往届毕业生,共同角逐疫后首个就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