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月三的来历 三月三扫墓习俗
- 作者:小话梅不咸
- 更新日期:
- 阅读:10063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呀!小编有个问题想要问大家:大家知道广西三月三的来历吗?小编相信很多小伙伴们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各种版本的三月三的来历的传说。小编在下文也为大家带来一些比较被众人认可的三月三的来历之说,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多了解一下呀!大家也可以去了解我们其他传统节日的来历是怎么样的,多了解一些我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广西三月三的来历
1.一说,古老相传唱歌可以乐神,可以消灾除难,求得风调雨顺,后来发展为定期的三月三的歌圩。
2.二说,很久以前,有一对青年男女,从小相爱,他们很会唱山歌,谈情说爱都是用山歌来表达,但因受到家人反对,他们不能结为夫妻,便双双殉情。青年们为了纪念这对坚贞的情侣,每年在他们殉情的日子,聚焦起来唱山歌,并逐渐形成三月三歌圩。
3.三说,唐代出了歌仙刘三姐,以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并揭露财主们的罪恶,因而财主们怀恨在心,趁她上山砍柴时,派人斩断山藤,使三姐跌山身亡,后世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三姐逝世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大家还可以看看三月三的放假通知。

二、三月三扫墓习俗
广西“三月三”不仅是歌节,也是壮族祭祖扫墓节。那一天,桂西崇左、百色等市县的壮族同胞各家各户都举行隆重的一年- -度祭祖扫墓。所谓扫墓, 就是各家、各家族聚焦到墓地祭祀祖宗的坟墓。
桂西南壮语称扫墓为"参坟”,或“碑坟”。扫墓节是壮族一年一度最隆重、最庄严的节日,人们认为农历三月三是最重要的节日,在远方的人们都会回到家乡扫墓,这一天是一年之中最多人相聚的日子。
在壮族流传了千百年的《嘹歌》中有《三月歌:蒸黑饭拜山》唱道:“三月逢初三,家家蒸黑饭,分我一二团,拿去拜坟山。“这便是壮族三月三扫墓习俗的记录。壮族扫墓,内容十分丰富。通常是老少带着祭品来到墓地,其仪式主要有:除草添土,修整墓地,烧香上坟,供上祭品,跪拜敬酒,焚烧钱物,插标挂钱,燃放鞭炮,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幸福安康。每当扫墓节,桂西大地满山遍野,墓头挂钱飘扬,鞭炮声声不息。既是一年一-度聚会祭祖,也是开春踏青。

三、三月三“拜山”
大部分外省人可能以为,壮族的“三月三”就是歌圩对山歌,像电影“刘三姐”一样,男生唱:什么水面打跟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然后,刘三姐:“鸭子水面打跟斗,大船水面起高楼,荷叶水面撑阳伞,鸳鸯水面共白头。”
我们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和崇左大部分县份,“三月三”的这一天是祭祖扫墓的,而不是歌圩对歌的,这一天相对于我们壮族人就是清明节了,全部集中在这一天,祭祖扫墓,哪怕在大老远的地方工作或者生活的,也尽量在这一天回老家扫墓,我们当地人称这个祭祖扫墓的仪式就“拜山”。
比如我,昨天就回到老家了,今天一大早就起床了,跟着亲戚们劏鸡杀鸭,炸扣肉,酿豆腐,煎鱼,装到竹篮子里,挑到山上墓地前,摆好供品,烧香点蜡烛烧纸钱,放鞭炮,以示对先人的追念尊崇之意,家族的人也借此可以团聚一堂。
三月三,就是我们壮族人传统的节日,我们的民俗会代代相传下去的。

虽然广西很多地方的人都会过三月三,但是不一样的地方的习俗还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南宁和崇左的一部分地区,“三月三”的这一天是祭祖扫墓的,而不是歌圩对歌的。相信大家身在不同的地方应该也能体验到不一样的民风民俗,大家平时去不一样的地方也可以多体会一下。
*此图文内容为非商业目的之用的采编、转载、分享,版权属其著作权人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南宁云美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怎么样
桂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