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双休工作招聘 柳州经济发展好吗

  • 作者:故梦
  • 更新日期:
  • 阅读:660

柳州是一个富裕、繁华的城市,夜景迷人,灯光璀璨。众所周知,一份好的工作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给人更好的生活体验。但是,长时间不眠不休的工作是会让人身体吃不消的,正因如此,工作之时我们要注意劳逸结合。现在的工作强度普遍都很大,带给人们不少的工作压力。寻找一份休息日多且工资待遇不低的工作成为了人们心底的盼望,那大家是否知道在柳州有没有双休日的工作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柳州双休工作招聘和柳州经济发展好吗的内容吧。

一、柳州双休工作招聘

图片源于桂聘APP,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职位哦。

二、柳州经济发展好吗

柳州号称中国西部的工业重镇,是广西有名的工业城市。柳州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钢材、家电、机电产品、建材、农副产品、服装、日用消费品等批发市场,商业网点服务功能完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物流业快速发展。

2020年柳州市生产总值为317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增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19.4、7.0和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1.4亿元,增长4.0%,增幅比前三季度扩大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501.1亿元,下降1.3%,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444.4亿元,增长4.2%,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7.3:47.3:45.4。

2019年,柳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09元,比上年增长8.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58元,比上年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15元,比上年增长9.4%。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4023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食品烟酒类支出9376元,增长6.2%;衣着类支出1687元,增长4.1%;居住类支出2474元,增长3.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支出1621元,增长4.4%;交通通信类支出3566元,增长6.8%;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2958元,增长8.3%;医疗保健类支出1578元,增长19.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支出763元,增长17.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0%。

2019年,柳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0902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食品烟酒类支出4361元,增长6.7%;衣着类支出471元,增长3.1%;居住类支出2565元,增长18.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支出584元,增长2.3%;交通通信类支出672元,增长25.6%;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805元,增长16.7%;医疗保健类支出1229元,增长13.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支出215元,增长9.7%。

2019年,柳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1%。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7.9%。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比上年末下降9.3%,产成品存货平均周转天数为19.1天,比上年少3.1天。商品房待售面积61.6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16.14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24.90万平方米,减少5.97万平方米。三次产业结构为7.1:49.6:43.3。根据广西地区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自治区统计局对2018年柳州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主要结果为:2018年柳州生产总值最终核算数为3008.29亿元。

2019年,柳州市财政收入436.3亿元,与上年持平。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1.4亿元,增长14.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8.9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1.8%, 城乡社区支出增长53.0%、农林水支出增长11.2%。教育支出8.0%,科学技术支出增长46.7%,节能环保支出增长49.5%。

三、柳州工业发展

工业是柳州的命脉,是柳州赖以发展壮大的基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柳州始终坚持“工业兴市”不动摇,经过不懈努力,形成以重化工业为主,汽车、冶金、机械为三大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推动了柳州经济、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柳州工业历史悠久,上世纪20年代,柳州民营工业开始建立,并逐渐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新建柳州制造厂、柳州锌品厂、柳州染织厂等一批企业,形成了柳州最早的工业群体,到“一五”(1953—1957年)期末,柳州工业已发展至广西各城市之首。1958年柳州开启“重化工业”进程,建设广西新兴工业城市,到上世纪70年代末,全市拥有机械、冶金、建材、化工、纺织、轻工、电力、电子等主要产业,形成了柳州工业发展的基本框架。

进入21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柳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工业立柳,强市富民”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战略目标,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积极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产出、大发展战略,以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为重点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同时,出台“四加一”文件,加快企业改组改制步伐,逐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两面针、柳化、柳钢等公司相继上市。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入驻五菱,2002年11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中—中—外”三方合资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划拨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一批中小企业也相继完成改制,积极寻找机会振兴发展。进入“十一五”(2006—2010年),柳州总体发展思路从“工业立柳,强市富民”向“工业强市,富民兴柳”深化。2006年,柳州市工业总产值在全区率先突破1000亿元大关。

2008年,市委十届六中全会提出“扎实推进‘三个同步’,全面实施‘二次创业’,努力实现‘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2009年,柳州工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负重前行、逆势而上,率先在广西实现经济突围,全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

2010年柳州启动实施“创新调整、产业升级,三年四千元、工业再翻番”战略。提出加大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滚动发展、创新发展、产业提升、招商引资”四个发展方向,着力推进柳州特色新型工业化,形成工业结构合理、产业集聚较高、品牌效应显著、工业载体完善、竞争力强的工业支持体系,实现柳州工业的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建设工业名城。

经过“十五”(2001—2005年)、“十一五”(2006—2010年)期的快速发展,柳州市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汽车、冶金、机械为支柱产业,化工、制糖、建材、造纸、日化为传统优势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生物和制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354”产业发展格局。

“十二五”(2011—2015年)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柳州市启动“十大工业结构调整工程”,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工业结构调整,2011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2013年柳州制定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工业再上新台阶’三年计划”,大力推进“五个计划”和“两个加快”(即“十大工业调整工程”重点项目实施计划、强优企业培育计划、中小企业上台阶培育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工业招商计划和加快工业园区发展、加快县域工业发展),努力打造面向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总产值迈上4000亿元台阶。工业经济在攻坚克难中再攀新高,呈现出总量不断扩大、运行质量逐步提高、支柱产业做强做优、龙头企业做强做大的良好格局。

进入“十三五”以来,柳州工业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工业总量始终居广西各市首位。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4.6%和36.3%,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900家,有3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柳州投资或合资合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加快,汽车产业向中高端车型产能扩张, 2018年全市汽车产量236万辆,汽车整车产销量位居全国前列。

机械产业深入实施“二次创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生产,完成产值446.9 亿元、增长19.7%,海外工程机械销量增长超过40%。钢铁行业开发冷轧汽车用钢,推动产品向高附加值、高品质、高科技转型,品种钢比重达62%,位居全国前列;柳钢全年铁、钢产量分别突破1200万吨和1300万吨大关,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创建厂60年以来的最好水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正加快成为先导性产业,广西汽车集团新能源整车基地启动建设,智能电网产业园、智能轨道交通产业园、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开工建设,PC轨道梁预制场、装配式建筑PC 生产基地和钢构生产基地竣工投产。工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家,自治区以上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自治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8家,技术创新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柳州成为广西首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上汽通用五菱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柳工、东风柳汽被认定为国家级质量标杆,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居全区第一。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60.52,进入两化融合集成提升与创新突破阶段的企业75家,比例达41.66%,位居全区第一。创建了2 家国家级、8 家自治区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产业集聚能力显著增强,柳东新区成为广西首个千亿元产业新城。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西园加快建设。北部生态新区围绕“生态、智能”定位,大力推进广西智能制造城建设,引进南方电网、北京洛可可等企业,培育发展智能电网、工业设计等新兴产业。全市园区经济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60%。

好啦,以上就是“柳州双休工作招聘  柳州经济发展好吗”的全部内容啦,希望大家喜欢呀。柳州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发展水平是相当不错的。如果大家不知道去何处寻觅工作的话,不妨好好考虑一下柳州这个城市吧。


*此图文内容为非商业目的之用的采编、转载、分享,版权属其著作权人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上一篇: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的待遇 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信息

下一篇:南宁前台工资一般多少 南宁前台高薪工作